大窑中学简介
大窑中学座落于牟平区城东五公里的芦山脚下,沁水河畔。是一个依山傍水、风景如画的国家级先进单位,省级规范化学校。大窑中学是实施四年制初中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教育机构,学校面向大窑街道和龙泉镇部分地区内适龄少年招生。学校占地85亩,130多名教职工,967名学生。学校共有24个教学班,配套硬件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室、办公室、实验室、餐厅、宿舍、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、现代化校园网络等,各类教育教学设施达到了山东省均衡发展标准化建设的要求。
大窑中学始建于1968年10月,原名为牟平第十五中学,学生人数不足200人,主要来自大窑乡和龙泉镇。1980年被改为完中,招收高中和初中学生。1986年贯彻《义务教育法》时,改为正规初中,被命名为“烟台市牟平区大窑镇初级中学”,2012年大窑镇更名为大窑街道,学校被命名为“烟台市牟平区大窑街道初级中学”。 2013年龙泉镇初级中学撤销合并,部分师生迁入大窑中学。学校共四任校长:第一任校长张育幼先生,第二任校长李培植先生,第三任校长万寿利先生,现任校长孙盛模先生。
大窑中学被国家教委认定为“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”。1997年9月国家教委在烟台市召开“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”,大窑中学被选定为“初中”参观现场,至今已有来自全国31个省、市、自治区18000多名代表来大窑中学参观学习。原国家教育部副部长、教育学会会长张承先视察大窑中学并为大窑中学题词:“中国农村初中的先进典型”。2012年9月,韩国第二大航空公司“韩亚航空公司”烟台支店和大窑中学结成“一地一校姊妹结缘学校”。
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“务实才发展,开拓求进步”的办学思想逐步形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:
一是在学校管理方面。根据教师劳动个性和劳动成果群体性的特点,构建起学校对教师素貭的考评体系:即“按师德、德育、教学三条渠道;分优秀、合格、基本合格、不合格四个等级,用‘量化标准’、‘模糊标准’和‘群体素貭标准’相结合的积分办法;对35个管理块和400多个修养和工作点进行全面考核。”相对说明教师素貭的优劣,这个考评体系同奖惩激励机制相结合,促进了教师努力提高个体素貭并向群体化的方向发展,学校教育教学貭量不断提高。
二是在德育教育中,我们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为核心,按照“学校全体教职工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”的理论建立“全员班主任”引导制,提高教师育人水平。其做法是:把全校教学第一线上的100多名教师根据其任课情况和工作能力,分配到各个教学班中分别担任正副班主任;同时,我们又把学生日常行为养成划分为16个管理块,具体分给正副班主任注册管理,分管领导根据学校的要求,不定期组织检查评比,每月一次小结积分,调动了群体德育工作的积极性,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新局面。
三是在教学方面。我们选择了以“课堂转型”为突破口,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,以转变教师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,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抓了加强集体教研备课、优化课堂教学设计、指导主体参与互动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、进行课后总结反思、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六大环节,逐步构建起“以人为本、主体参与、小组合作、拓展提高”的课堂教学模式,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,从而使我校中考和年终各项工作督导总评中连续多年名列全区前茅。
在教育科研方面,大窑中学实行人员分工负责化,研究内容具体化,研究过程制度化的“三化”制度,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,“十五”期间已有四项省级以上课题顺利结题,“十一五”期间已有五项省级以上立项课题顺利结题,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。
在校园建设方面,自2014年开始,在区委政府关怀支持下,牟平区教体局的总体规划下,不断加大教育投入,努力改善办学条件。校园进行大规模建设,规划总建筑面积14446平方米,一期工程投资1800多万元,新建了8栋教室、一栋办公室、一个标准化体育运动场。二期工程建设男女生宿舍楼、餐厅、实验楼等项目。
大窑中学先后被评为“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”、“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”、“山东省绿色学校”、“山东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”、“烟台市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烟台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”。
学校校训:立德 树人 求实 创新
办学理念:把学校办成学生留恋的地方;做学生的良师益友;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的人。
学校校风:严格 认真 勤奋 求实
学校教风:严谨 民主 激趣 高效
学校学风:乐学 善思 求真 创新
学校精神:团结 勤奋 创新 卓越
治校方略:严、理、情、导相结合
管理理念:敢于创新,敢于成长,敢于表率,敢于奉献。
用人理念:德才兼备 合作创新 量才适用 人尽其才。
校徽:图案为一双手捧着刚出土的幼苗。校徽中两只手合拢造型为“大窑”的第一个字母“D”,象征着教师爱心的呵护;校徽“幼苗”造型“大窑”的第二个字母“Y”,象征着学生在教师的爱心呵护下茁壮成长;“1968”是学校的建校年份。整个校徽寓意教育呵护成长。
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