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孩子最美好的童年
——发展中的水道中心小学
水道中心小学位于山东半岛昆嵛山脉南部的黄金小镇--水道镇,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寄宿制小学。该校于2010年9月动工建设,2011年6月竣工,同年12月5日迁入新校舍。新建校舍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。
新建校舍拥有教学楼、实验楼、音乐教室、美术教室、电子阅览室等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,教学设施完备,配置了标准的篮球场、足球场、200米环形塑胶跑道,还建有宿舍楼、餐厅,尤其是60平方米的高档太阳能洗浴房,解决了住宿生热天洗澡、冬天热水洗脚问题,学生的学习、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。学校现有教学班8个,在校学生近300名,学校师资队伍雄厚,拥有教职工50多名,前勤任课教师学历达标率100%。
在学校发展过程中,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,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,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办学精神更会成为一所学校的特色品牌。在传统中继承和突破,在思辨中完善和创新,学校提出了“品行端正、人格健全、思维活跃、发展协调、特长初露”的育人目标,形成了“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,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路”的办学理念,全面推进健康教育,着力打造教育特色,努力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。
学校坚持以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”为基本宗旨的绿化、美化理念,以建设绿色园林式校园为目标,积极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,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隐性育人功能。校园整体设计,突出学校特色,在布局、格调和育人功能上做到和谐统一。以人为本,以学生健康成长,全面发展为目的,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建成了育人的堡垒。
学校坚持“精神文化建设”是校园文化建设核心,也是学校文化创生最高境界的德育理念,强化教导主任、班主任为核心的德育队伍建设,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围。他们致力于“一切为了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获得优势发展的教育”,不懈追求“让校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乐园”的德育目标,努力实现“以德育人”的教育理念。爱国主义教育使每个孩子树立远大理想,心怀报国之志;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,让孩子们成为举止大方、谈吐文雅的现代小公民。
学校坚持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,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为了让教师尽快适应现代化、信息化教育的需要,学校在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白板,并组织教师进行白板技术能力培训,目前所有前勤教师都能熟练进行白板操作、课件制作,并经常应用于课堂教学。学校还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,学习优秀理论文章、专业书籍,促进教师前瞻远视,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;教育科研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功不可没,学校的学术氛围、教师的教研意识十分浓厚。
学校坚持致力于课堂转型和习惯培养,在健康教育理念的指引下,教师们清新活泼的教学方式赢得了孩子们的欢迎,课堂上,学生大胆质疑提问、讨论交流,相互合作完成学习任务;操场上,学生积极强身健体,传统活动、花样游戏、足球对抗赛,有朝气,有活力,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了,身体素质提高了。
近年来,水道中心小学在各级领导及国家电网的关怀帮助下,积极探索实施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有效途径,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学校先后荣获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、山东省规范化学校、烟台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、烟台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、牟平区小学教育工作先进单位、牟平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示范学校、牟平区诚信示范校园、牟平区绿色学校、牟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。
优雅舒适的校园环境、体贴周到的人文关怀、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、温馨浪漫的艺术氛围,在这样的学校里,孩子们永远是纯真的、快乐的、美好的。这样的幸福童年,才是孩子们所希望拥有的,也是大人们应该给予他们的。春华秋实盈硕果,满园金色尽飘香。在文化兴校、内涵发展的道路上,水道中心小学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蕴、优秀的办学传统、科学的办学理念赢得了今天的教育。
我们深信,在“创办一流现代化农村小学,造就未来高素质合格公民”办学目标的引领下,水道中心小学必将迎来教育发展的一个又一个辉煌,孩子们必将在人生起点的大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生命活力,在盛开学术之花的温馨校园里,必将留下他们最美好的人生回忆!












|